原生家庭的傷害:如何走出影響與創傷?3 階段療癒指南

原生家庭的傷害深深影響我們的自信、界線乃至人生選擇。這篇文章會分享如何從靈魂視角理解這些傷害,以及我實際運用的三階段療癒路徑,希望能帶你一步步將傷害轉化為前進的力量。

原生家庭的傷害不只是童年的記憶,而是深深烙印在潛意識裡,影響著我們的自信、界線、金錢觀,甚至整個人生的選擇。

這篇文章會從靈魂的角度提供另一種理解方式,以及我療癒原生家庭傷害的 3 個階段:

  1. 誠實覺察。
  2. 接納自己。
  3. 整合內在力量。

希望這篇文章幫你看見傷害背後的成因,讓過去成為你前進的力量。

原生家庭的傷害是什麼?對一個人影響有多大?

原生家庭的傷害,指的是在成長過程中,因為家庭環境、教養方式或互動模式所造成的內在創傷與限制性信念。這些傷害不一定來自惡意,很多時候是父母自己也沒有察覺的模式。

最常見的原生家庭傷害包括:

  • 權威議題:在過度權威或控制的環境中長大,形成對權威的過度恐懼或極度叛逆。成年後容易在職場或親密關係中出現權力爭奪的問題。
  • 界線議題:如果家庭缺乏健康界線,孩子可能無法學會適當的人際距離。長大後要不就是過度討好別人,犧牲自己的需求;要不就是築起高牆,不讓任何人靠近。
  • 自信議題:經常被批評、比較或否定的孩子,內心深處會形成「我不夠好」的核心信念。這份不配得感會影響他們在各個領域的表現和選擇。
  • 金錢議題:如果家庭對金錢有焦慮、匱乏或錯誤的觀念,孩子可能會繼承這些模式,形成對金錢過度焦慮、存不到錢,或透過金錢控制他人的行為。

這些傷害之所以影響深遠,是因為它們成為了我們的「初始印記」。就像電腦的作業系統一樣,這些早期經驗會寫入我們的潛意識,成為我們看世界、處理情緒和做決定的基礎模式。

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會說「我明明知道不該這樣,但就是忍不住」。

但只要你現在開始意識到這些模式,甚至願意面對過去的傷害,就已經跨出了療癒最重要的一步。

靈魂角度如何看待原生家庭的傷害?

為什麼選擇進入這樣的家庭?

你可能曾想過:「如果我不是生在這樣的家庭就好了。」

這樣想並沒有錯。理解我們生在這個家庭的原因,是為了讓自己的人生不再惡性循環。

心理學家榮格曾說:「直到你讓潛意識變成意識,它都會指引你的生活,而你會稱之為命運。」家庭讓我們學會某種固化的信念,但我們意識到之後,就有打破它、甚至超越它的機會。

我們的靈魂會安排生在特定的家庭,通常是與學習某些生命課題有關,例如:

  • 進入「情感冷漠」的家庭 = 學習如何定義愛;
  • 進入「過度控制」的家庭 = 學習建立健康界線。
  • 進入「被迫扮演父母角色」(親職化) 的家庭 = 學習「高度的責任感與同理心」。

每個原生家庭的課題都不同,重要的是找到屬於你的生命功課,然後學會慢慢地轉化它。

家族課題如何一代代延續?

原生家庭的傷害就像遺傳一樣,從祖父母傳給父母,再從父母傳給你。

這些傷害不只屬於你個人,而是整個家族尚未完成的生命功課。

例如:

  • 祖父母那一代因戰爭或貧窮所形成的金錢焦慮,會透過父母的教養方式影響到你,讓你也對金錢產生類似的恐懼或執著。
  • 某個家族中的女性總是習慣犧牲自己成全另一半,可能源自女性祖先透過順從來換取穩定生活的生存策略,這套「好妻子就該如此」的信念,就這樣一代傳一代。

從靈魂的角度來看,你選擇進入這個家族,可能就是為了成為那個「打破循環」的人。

當你開始療癒自己的傷痛,其實也是在幫助整個家族的靈魂一同進化。

阿卡西紀錄如何幫自己走過原生家庭的傷害?

我想透過一個真實的故事,來分享阿卡西紀錄如何幫助我們走過原生家庭的傷害。

這是我和一位學員 Mandy 的深度對話,她從和孩子的相處覺察到自己的情緒,最後透過阿卡西紀錄找回內在力量的完整歷程。

初始階段:誠實面對自己,是解開的第一步

療癒的起點,始於誠實覺察自己的情緒模式。當你願意停下來觀察那些莫名的反應、過度的情緒,就已經踏出了最關鍵的第一步。

阿卡西紀錄在這個階段,就像一面清晰的鏡子,幫助你看見那些平時難以覺察的盲點。透過解讀,你可能會發現某個情緒反應的真正來源,或理解某個重複模式背後的深層原因。

你可以這樣開始練習自我覺察,找出解讀的關鍵:

  • 留意激烈的情緒反應:當你發現自己對某件小事反應特別大,如過度生氣、焦慮或悲傷,記錄下來並留意。
  • 觀察重複的模式:你是否在不同關係中遇過類似的困境?面對權威時總是緊張或想反抗?越親密的關係越容易不安?這些重複出現的模式,可能就是線索。
  • 注意口頭禪和自動化想法:你常對自己說什麼?是「我不夠好」、「都是我的錯」、「我不值得」⋯⋯這些自動浮現的念頭,往往來自原生家庭的早期印記。
  • 身體的訊號:某些情境下會莫名胸悶、胃痛、肩頸僵硬?身體往往比頭腦更早知道真相。

Mandy 的故事:

Mandy 很愛孩子,但有時看著孩子會覺得煩,甚至當孩子哭鬧時,心裡會湧出一股憤怒。

這讓她很困惑:「我這麼愛她,為什麼會有這種反應?」

這份困惑讓她意識到,自己身上可能「有狀況」需要面對。她沒有否認這些情緒,而是誠實地承認:「我需要處理這個部分。」

療癒階段:無條件接納自己、愛自己才是最重要的

真正的療癒,從接納開始。這包括接納你的憤怒、悲傷,甚至是懷疑和抗拒。

很多時候,我們會要求自己「應該要堅強」、「應該要原諒」,但療癒不是為了強迫自己做什麼,而是完全接納當下的自己。

阿卡西紀錄提供了一個充滿愛與支持的能量場,讓你能安心面對和接納那些被壓抑的情緒。在這個過程中,你會感受到無條件的支持,讓你有勇氣擁抱所有面向的自己。

你可以這樣練習接納自己:

  • 對自己說「當然」:當負面情緒或想法出現時,試著對自己說:「我當然會這樣想」、「我當然不想原諒」、「我當然會有這些念頭」。不是要認同這些想法,而是允許它們存在。
  • 寫下你的真實感受:不需要美化或修飾,寫出當下最能表達情緒的描述,如憤怒、委屈、不甘心等,並坦然面對自己有這些感受。
  • 停止自我批判:當你發現自己在批判「我怎麼還沒放下」、「我怎麼這麼小氣」時,對自己說:「現在這樣就很好了。」
  • 允許療癒需要時間:接納自己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原諒或放下,甚至永遠不會。

Mandy 的故事:

在第一次練習解讀阿卡西紀錄時,Mandy 看到一個畫面:媽媽帶她上幼稚園,直接離開了,她看著媽媽的背影,分離焦慮湧了上來。

當下她很懷疑,但沒有否定這個經驗,而是允許自己帶著疑問去驗證

最後她發現,所有驗證方式都指向同一件事——這個看似微小的童年記憶,確實是她焦慮的根源,也影響了她與女兒相處時的情緒。

整合階段:活出「奇蹟版本」的人生

當你開始接納自己後,會慢慢發現內在的力量。這個階段不是要你做什麼驚天動地的改變,而是將覺察和接納,轉化為生活中實際的調整。

阿卡西紀錄在這個階段,就像一位溫柔而堅定的內在教練,持續提供你所需的支持和指引。透過定期的連結,你會更清楚看見自己的進步,也更明白下一步該往哪裡走。

你可以這樣開始整合與改變:

  • 從 1% 的調整開始:不需要一次改變所有事。也許是對自己多一點耐心、在衝突中多停頓幾秒、或是開始為自己設定一個小小的界線。
  • 留意內在的轉變:當你發現某個過去會觸發情緒,現在不再有那麼強烈的感受了,或者你能更快察覺並調整反應,這就是進步。
  • 觀察外在的改變:隨著內在狀態的轉變,你可能會發現人際關係開始有了不同的互動方式,或是你對工作、金錢、愛情有了更清晰的看法。
  • 持續練習與連結:療癒是一個過程,不是目的地。每一次的練習,都是在為你的轉變累積能量。

Mandy 的故事:

透過持續連結阿卡西紀錄,Mandy 不僅理解了自己焦慮的根源,更重要的是,她開始在生活中做出改變,調整了與家庭、人際的相處模式。她說:「現在我深刻體會到,我才是我生命真正的主人。」

從過去被情緒掌控,到現在能夠覺察、接納並調整,Mandy 活出了更真實、更自由的版本。而這一切,都從她願意誠實面對自己的那一刻開始。

當你看到這裡,代表你已經走在轉變的路上。

療癒沒有標準時程,只要持續前進。每一次的練習,都能為你的人生累積改變的能量。

願你在這段旅程中,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和力量。

– 訂閱獲得整合內在力量電子手冊 –

阿卡西認證導師 Lenore
阿卡西認證導師 Lenore

曾任外商媒體台灣區最高主管,在極高壓的工作中,修練身心靈超過 20 年。
現為阿卡西紀錄導師,致力分享靈性實踐,陪伴他人走向覺知與內在力量。

• 琳達豪兒博士親授亞洲首屆認證導師
• 阿曼達羅馬尼亞博士親授認證諮詢療癒師
• 茂琳聖哲曼阿卡西紀錄認證諮詢師